热带雨林的奇妙之旅作文600字
热带雨林的奇妙之旅
今天是个大晴天。午餐后,我们一行人乘坐大巴车来到沙巴岛上的热带雨林——吉利野生乐园。进入野生乐园,一条用木头铺成的小径引领我们走向码头,小径两边长满了繁茂的树木。一阵阵凉爽的清风迎面习来,空气里夹杂着一丝丝泥土的腥臭味。很快到了码头,一条条船只随着微风在湖面上轻轻摇晃。我们乘着船开始了热带雨林的奇妙之旅——寻找长鼻猴、蜥蜴和萤火虫。
随着船缓缓前行,一丛丛灌木映入我们的眼帘。这里是水的天堂,一棵棵乔木的枝干争相伸出水面,向蓝天展示其鲜活的生命,它们那结实的根须深深地投入淤泥的怀抱。突然,船家熄灭了发动机。怎么回事?原来他们发现了猴子。在哪儿?在哪儿?我焦急地四处张望,只见一只长鼻猴蹲坐在高高的树杈上,一动不动,好像在沉思。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它的鼻子长长的、尖尖的,身上的毛是褐色的,屁股上的毛是白色的,好像穿着一条白色的短裤。它的尾巴长长的,直直地挂下来。也许发现了有“入侵者”,它从树杈上一跃,消失在茫茫的树丛中。
船继续前行,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上,栖息着一群猴子。有一只猴宝宝在跟着妈妈学爬树;有一只大猴在美美地享用摘来的果子;有几只小猴子从一棵树杈跳到另一棵树杈,你追我赶,玩得不亦乐乎;还有一只猴子好奇地望着我们,好像在摆着pose给我们拍照呢。
“快看!一只蜥蜴!”顺着导游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了一根伸出湖面的断树枝上趴着一只灰色的大蜥蜴。它的颜色与树枝非常相似,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呢!蜥蜴一动不动地,在懒洋洋地晒着太阳。
不一会儿,天就暗了。我们再次深入雨林,去寻找萤火虫。很快,我们发现一群群的萤火虫在树丛里闪着光,星星点点地,整棵树上像缀满了一颗颗小星星。这些雨林里的小精灵,给寂静的黑夜添加了生机和活力。
伴着清凉的微风,我们今天的行程即将结束了。望着那漆黑而又神秘的雨林,我禁不住在心中对它说了声:“晚安,小精灵们!”
【每日写作指导:巧用民间熟语提高写作能力】
中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内涵之一,包括立意能力、布局谋篇能力、言辞能力,它要求学生能稳妥地遣词造句,修饰润色,书写成文。我在训练学生写作时,鼓励学生大量收集当地的'民间熟语,并提倡学生在写作时合理运用。实践证明,合理运用民间熟语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言辞能力。
民间熟语包括俗语、谚语、歇后语、流行语等。(next88)俗语是民间口头常用的短小、定型的形容性短语,如“背黑锅”、“二百五”、“半斤八两”等;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等;歇后语是喻体、解体连缀而成较为定型的趣味性语句,如“青花红涩柿——中看不中吃”等;流行语指在民间流行的反映社会的时尚性词语(包括网络用语),如“酷”、“土得掉渣儿”、“偷白菜”等。
从被动完成任务到主动收集,三年下来,每个学生都能收集上千条熟语,分类整理,编辑成册,以门、纲、目分类。
在收集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掌握每条熟语的意思、包含的哲理。每次作文课上,我会挑选两三条给学生讲解。
个人认为,写作中使用民间熟语必须注意三个结合:
合文体:即要与文章体裁相结合,从各种体裁的需要出发,忌滥用。一般来说,熟语的使用频率从应用文到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依次递增。
合语体:即要与文章的表达方式、语气口吻相结合,也就是要分场合。要分清文章某一部分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合道体:即要与文章中心思想的表达相结合。学生要从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角度出发,科学运用。
民间熟语在中学生写作训练中的科学运用有以下三点好处: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母语,使用母语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
民间熟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学生乐意开展研究性学习,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