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露的呼唤作文400字
雨露的呼唤
雨水之后的乡间,湿漉漉,十分清新。春刚刚到来,植物刚刚破出了嫩芽,倾听雨露的呼唤。
有一段时间,喜欢听钢琴曲,感受手指敲击键盘,闭上眼睛,感到音律的细丝随风而来。在听觉的指引下,我看到了一片森林,在雨的呼唤中吸取那晶莹剔透的露珠。我没有打破这种情形,也不想知道它的名字,因为我不愿停止这种呼唤,只知道它是写给雨的就足够了。
这样一曲的雨露,沁人心脾,呼唤着人的心灵,伸手去抚摸,还能触碰到那,凉丝丝的水珠,看到它缓缓凝结摇摇欲坠,那好似一颗水晶,在绿叶上慢慢摇曳。
我记忆中有一场雨后的情景。我和外公去看刚刚绽放的牡丹。前几日的含苞欲放已荡然无存,眼前只有一片花海。我们徜徉其间。我们带回了几片花瓣,在中午烧饭时浸入,外婆手拿新鲜的饭菜,闻着那浓郁的花鲜。我们和着花瓣自带的雨露,感受雨露特有的芬芳,倾听它那细腻的呼唤,别提多香!
雨后,春笋也探出了头。在乡间竹林边的小道旁,一个一个地呼吸着春雨的清新。春笋也是各家各户的美味,它不再那么调皮,干脆的笋肉也无处不能感到自然清香。不像辣椒一样暴戾,也不像白菜一样绵软。它真正听见了雨露的呼唤,在滋润下生长。
窗外有雨,心中有雨,就会在心中听见雨露的呼唤。
【写作指导:中学生写作技巧之变换顺序】
变换顺序法主要是指在叙事的过程中改变常规的顺叙,而采用倒叙、插叙等叙述方法,从而带给文章一种摇曳多姿的美。
具体来说运用倒叙即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倒叙的类型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把结局提前,如《背影》;二是像《羚羊木雕》那样把中间扣人心弦的部分提前;三是由眼前事物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如《风筝》。
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使用倒叙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倒叙实在是一种截叙,是顺叙的变式。那么,关键在于截得恰到好处。(next88)或截意外的结局于前,使读者急欲读完全文;或截精彩片断于先,使文章开首即光彩照人。到底怎样截,在什么地方生“变”,是费心血、见功力的。特别是“片断倒叙”更是如此。
二、注意顺叙与倒叙之间的衔接。倒叙是顺叙中某个部分提前,倒叙之后还要转为顺叙。所以,“倒”与“顺”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使用倒叙既要做到过渡自然,又要把倒叙的起止点交代清楚。
三、不可为倒叙而倒叙。若文章所反映的事件历时较长,情况又较复杂,才适宜用倒叙的方法。对于时间跨度小、情节单纯的事件则不必用倒叙的方式,若勉强使用反倒故弄玄虚了。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插叙与倒叙的区别在于:插叙只是顺叙中的一个片断,不是全文中心事件的一部分;而倒叙所叙的内容是整个事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个环节。
如鲁迅的《故乡》中有两处插叙。一处是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另一处是对杨二嫂形象的回忆。这两处插叙使闰土、杨二嫂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形象及不同生活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入发掘了主题思想。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可长可短,但不能超越表现中心思想的范围,否则会喧宾夺主、繁琐累赘。使用插叙时,要安排好与中心内容的衔接,使过渡自然,内容贯通一气。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