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即生活的作文教学指导
特级教师支玉恒曾谈过一次教邻居的孩子作文的经历。邻居的一个孩子对父亲喝酒产生了兴趣,写下一个并不精彩的片断。支老师指导这个孩子修改作文,不是就修改而修改,而是请孩子的父亲配合,让父亲三次“演戏”(有夸张的成份)给孩子看。在支老师的现场指导下,指导下,孩子深入观察,反复琢磨,终于修改出一篇好文章。这次作文教学的成功就在于,支玉恒老师把生活当课堂,于生活中指导作文。
小学生认知特点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观察不细致,思维水平不高。要这样的孩子独立地观察、认识、表现多维的复杂的生活,显然难度太大。首先,小学生没有仔细观察的意识,观察不能持久,即使对某事物感兴趣,但得到的印象也往往是零星的片断,妨碍对该事物进行深入思考、认识。其次,学生难以选准观察生活的切入点,很难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取生活的实质,更难把握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小学生作文特别需要老师在这些方面的指导帮助。作文教学不仅仅教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功夫,更在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创造生活、表现生活。
指导学生观察、认识生活的方法有很多。笔者从许多老师的教学中受到启发,结合学生实际,提出“模拟生活作文教学”一说。“模拟生活”包括“再现生活”“表演生活”“实践生活”“创造生活”等几种形式。
一、再现生活
所谓再现生活,就是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如录音机、照相机、摄像机等,把生活中的片断在课堂逼真再现,引导学生反复观察 ……此处隐藏1336个字……课堂实践如何激发兴趣,如何导入,如何进行,如何评价,都要细致考虑;精心设计指导的方式方法,是指导观察为主,还是以指导写作方法、写作技巧为主?要做到心中有数。
四、创造生活
“生活即课堂”,我们的作文教学课堂应该不设墙壁,要引导学生去观海去赶潮,去赏花去听涛,去耕耘去收获,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在大自然的怀中写下充满稚气的诗篇。如十月一日国庆节到了,如何让学生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写出有意义的作文?老师结合实际,为学生提出如下建议:a、到市政府广场观看烟花晚会。b、第五届中国花博会在本市举行,可以去赶花潮。c、看本镇的花灯会。d、自编手抄报。e、看有意义的课外书。f、做小实验……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参与其中的某些活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在美好的生活中观察、感受、发现、写作。
美好的生活学生自己创造,精彩的写作素材也是学生自己创造,过有意思的生活,才能写出有意思的文章。小学生作文不同于成年人的文学创作。成年人的文学创作讲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学生作文是他们真实生活、真实想象的写照;成年人的文学创作目的是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小学生作文的目的旨在提高他们的观察、认知、想象、思维水平,最终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要求十多岁的孩子写出的作文“思想健康、立意高远、结构合理、布局巧妙”等等。我们的作文教学要鼓励孩子大胆实践,积极体验,自主创造,自由表现。
“模拟生活”作文教学,解决的是学生作文素材的问题。不管是“再现生活”、“表演生活”“实践生活”,还是“创造生活”,都应该本着鼓励学生“大胆实践,积极体验,自主创造,自由表现”的原则,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自主表达的兴趣,最终达到学生自能写作的目的。